close

度量衡 - 相關故事(電子秤度量衡的演變)

商代牙尺
漢代政治經濟皆如秦制,度量衡也沿用秦制。西漢末劉歆將秦漢度量衡制度整理成文,使之更加規范化,條理化,后收入《漢書·律曆志》,成為最早的度量衡專著。

中 國古代度量衡與數學、物理、天文、律學、建筑、冶煉等科學技朮的發展起着相互促進的作用。商鞅為統一秦國度量衡而于公元前344年制造的標准量器銅方升上 刻有:“十六寸五分寸壹為升”,用度量審其容。方升遺存至今。戰國時齊的一件標准量器栗氏量包括升、豆、三個容量單位。《考工記》詳細記載了制作這件量 器時冶煉青銅和鑄造的技朮條件及所包括的各個量的尺寸、容量和重量。

長度單位的規定 秦漢時尺長約合今23釐米。南朝太史令錢樂之依照當朝尺長(合今24.5釐米)更鑄張衡渾天儀。隋文帝統一全國后,下令統一度量衡,用北朝大尺(長30釐 米)作為官民日常用尺,用南朝小尺測日影以冬至和夏至。唐代僧一行測量子午線,宋代司天監的圭表尺、元代郭守敬造觀星台所標的量天尺都釆用隋唐小制。 1975年,天文史家從明代制造的銅圭殘件上發現當時量天尺的刻度,考定尺長24.525釐米, 與錢樂之渾天儀尺度相符。在  1300多年間,量天尺尺值恆定不變,保證了天文測量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日常用尺,則曆朝趨向變大。

重量單位的規定春秋中晚期(電子秤度量衡的演變),楚國制造有小型衡器——木衡、銅環權,用來稱黃金貨幣  。完整的一套環權共十枚,分別為一銖、二銖、三銖、六銖、十二銖、一兩、二兩、四兩、八兩、一斤。一銖重0.69克,一兩重15.5克,一斤251.3 克,十枚相加約500克,為楚制二斤。中國曆史博物館藏有一支戰國時銅衡杆,正中有拱肩提紐和穿線孔,一面顯出貫通上下的十等分刻線,全長為戰國的一尺。 形式既不同于天平衡杆,也不同于秤杆。可能是介于天平和杆秤之間的衡器。戰國不僅廣泛使用衡器,對杠杆原理也有透徹的認識。《墨經·經下》即有精辟論述。 秦漢以后杆秤流行。

中國古代度量衡制的內在聯系   中國很早就以長度作為基本量,由它推導出容量和重量。因此,如何確定一個恆定不變的長度單位,成為曆代探討和爭論的課題。《漢書·律曆志》:度“起于黃鐘 之長,以子谷秬黍中者,一黍之廣度之,九十分黃鐘之長,一為一分”。即以固定音高的黃鐘律管的長度為9寸,選用中等大小的黍子,橫排90 粒為黃鐘律管之長,100粒恰合一尺。律管容積為容量單位一龠,10龠為合,10合為升,一龠之黍重12銖,24銖為兩,使度量衡三者建立在物理量的自然 基准之上。這在當時是很先進的。《漢書·食貨志》記有“黃金方寸而重一斤”。《后漢書·禮儀志》中有:“水一升,冬重十三兩。”清康熙年間規定以金、銀等 金屬作為長度和重量的標准,后發現金屬純度不高影響標准精度而改用一升純水為重量標准。這種利用重量確定度量衡單位的方法在世界度量衡史上也占有一定地 位。
商鞅方升

國際公制在中國的推行 明清兩代釆用營造、庫平度量衡制。清乾隆帝接受西方科學技朮,在欽定《數理精蘊》中對度量衡詳加考訂,并用萬國權度原器與營造尺、庫平兩進行校驗。營造尺相當于米制32釐米,庫平兩約合37.3克。

光 緒三十四年(1908),清廷擬訂划一度量衡制和推行章程。商請國際權度局制造鉑銥合金原器和鎳鋼合金副原器,次年制成運回中國。1928年,中華民國政 府公布度量衡法,規定釆用“萬國公制”為標准制,并暫設輔制“市用制”作為過渡,即1公尺為3市尺,1公升為1市升,1公斤為2市斤。改革后的市制適應民 眾習慣,又與公制換算簡便,逐漸為民眾接受,1949年后,市用制通行全國。1984年,國務院發布命令,釆用以國際單位制為基礎,同時選用一些非國際單 位制單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簡稱法定單位)。自1991年1月1日起,法定單位成為中國唯一合法的計量單位。(電子秤度量衡的演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ake001 的頭像
    take001

    take001的部落格

    take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